|
什么是被动房?2018-08-21 09:32来源:建学丛书增刊《被动式建筑(被动房)》作者:盛学文
被动房是众多节能建筑的一个分支,被动房标准要求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为住户提供经济且满足舒适性标准的生态建筑。 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通过二十余年的实践证明被动房是经济可行的节能建筑。 从某种意义上说,被动房仅仅是一种低能耗建筑的建设实践。典型的被动房通常具有下述特征:
图1 被动房与低能耗建筑的采暖能耗对比 被动房的基本特征 1高标准的舒适性 被动房标准提供了一个以合理成本在四季为住户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解决方案,并获得了住户的认可。 2优异的质量 被动房建立于高标准保温层和气密层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没有高标准的设计、建造质量就没有被动房。 作为被动房的基本原则之一,无热桥设计与施工是消除建筑物保温层“弱点”基本手段,可以避免室内冷角的出现和过大热损失。 精心设计、施工的气密层具有多重作用:首先,可以阻止潮气侵入保温层,在确保保温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因潮气侵入所造成的围护结构内部结露、霉变损害。其次,高标准的气密性极大的降低了无组织通风所引起的热量损失,阻止了空气穿过围护结构时带入室内的污染物。 3生态友好型的象征 与常规建筑相比,被动房通过少量的建设增量成本实现了极低的运营能耗。从根据气象条件选择经济且必须的保温层厚度使得原生态能源消耗量在被动房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被降至一个极低的水平。被动房在节省能源资源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也因此满足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4经济承受力 被动房不仅实现了整个生命周期的低成本,与执行现行节能标准的普通建筑相比,其初期投入的增量成本也处于一个可接受水平:由保温层加厚、门窗保温规格提高以及新风系统的高效热回收机能取代昂贵的供暖、供冷系统后的增量成本是极其有限的、可被接受的。 5测试结果与适用范围 作为欧洲被动房有效成本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对114栋被动式公寓的实测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建筑,被动房节能90%。 早期的被动房标准仅适用于中欧气候带,自被动房被引入中国,中国各气候区内大量的试验性建筑的建设实践为被动房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数据,PHI已制定出新的认证标准,河北省也率先出台了第一部适用于我国寒冷地区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 本文摘自建学丛书增刊《被动式建筑(被动房)》,绿色建筑研习社已取得本书连载授权,转载必究。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致力于绿建及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现已建成和在建PHI认证标准项目共4项。 上一篇: 银麓科技建上海首个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基地
下一篇: 《山东省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导则》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