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低能耗建筑在全球2019-10-24 10:51来源:绿色建筑研习社
近年来,许多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在不断提高建筑物能效水平,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并开展技术集成专项研究与示范。部分国家的目标如下:
1977年 丹麦 Zero Energy House 提出者:丹麦科技大学Torben V,Esbensen教授 定义:通过良好的设计和建造,采用太阳能为主要能源而无需其它能源就能保证建筑物冬季供暖的建筑。 技术措施:保温改造、太阳能集热器 内含/实质:不采用传统集中供暖系统或锅炉系统 1989年 德国 Passive House 提出者:瑞典LUND大学Bo.Adamson教授和德国被动房研究所Dr.Wolfgang Feist教授 技术路线:
内含/实质:超低/近零能耗建筑 1992年 德国 Energy Autonomous House 提出者:德国Fraunhofer太阳能研究所的Karsten Voss教授 定义:无需和外界能源基础设施相连,通过太阳能光热光电系统与蓄能技术集成应用,保证建筑所有时段能源供应的建筑。 内含/实质:零能耗建筑 2006年 美国 Net Zero Energy Building 提出者: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 定义:
衡量边界不同,系统/结论 未必相同 2010年 欧盟 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 提出者:欧盟《建筑能效指令》修订(2010/31/Eu) 定义:“具有非常高能效”的建筑,以各国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充分考虑节能技术成本效益比为前提,并没有统一明确的量化节能目标。 2013年 中国 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 提出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能耗指标:
2015年 美国 Zero Energy Building 提出者:美国能源部(DOE) 定义:以一次能源为衡量单位,其全年消耗能源小于或等于现场可再生能源产生能源的节能建筑。
2015年 日本 Zero Energy Building 发布者: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 提出者:日本空气调和卫生工学会(SHASE) 以基准建筑能耗为基础,实现建筑能源需求比基准建筑降低50%以上 利用可再生能源后,建筑一次能耗消耗耗比基准降低100%以上的建筑 总 结
上一篇: 跟着菲斯特教授学被动房【一】
下一篇: “净零能耗建筑”知多少?
|